top of page

除了營收,你還應該追蹤的三個商業成長指標

SurgeForce

經營商家或電商的你,可能每天都會習慣性地看銷售額、營收或流量這些常見指標。但你有沒有想過,這些數字並不一定能告訴你真正的成長機會在哪裡?除了這些常見數字外,還有更深入、更有意義的關鍵指標值得你開始追蹤。


以下我們將介紹三個經常被忽略,但能大幅幫助你做出更有效決策的商業指標。



1. 顧客終身價值(Customer Lifetime Value, CLV)


為什麼重要?

CLV 指的是單一顧客在你的品牌整個消費週期中貢獻的總價值。了解這個指標能幫助你合理決定每個新客值得投入多少成本,從而讓行銷預算花得更精準。


怎麼計算?

最基本的計算方式是:CLV = 平均客單價 × 平均購買次數。若品牌具備較完整的顧客資料,也可考慮加入購買頻率、顧客留存週期等變數來估算更精確的 CLV。


實務案例(嬰幼兒電商)

一個嬰幼兒電商分析顧客資料後發現,每位新顧客的平均客單價為 NT$1000,平均會回購 4 次,換算後 CLV 約為 NT$4000。而開發每位新客平均只需投入 NT$500。透過這個指標,他們大膽加大行銷投入,最終整體營收成長了 30%。



2. 轉換管道成效(Conversion by Channel)


為什麼重要?

並非所有行銷管道都有相同的效益,追蹤每個管道的轉換率能讓你更聰明地分配預算,避免浪費。


怎麼計算?

你可以用最簡單的方式來觀察:轉換率 = 成交訂單數 / 流量或點擊次數,然後進一步比較不同管道的平均成本與轉換效果。若有能力追蹤顧客來源,還可以進一步算出每個管道的顧客取得成本(CAC)與投資報酬率(ROAS)。


實務案例(餐廳門市)

一家餐廳同時使用 IG、FB 廣告與 Line 官方帳號導流,透過追蹤發現 FB 雖然能帶來高互動率,但實際訂位轉換率極低。反而 Line 官方帳號能有效提高訂位率。於是餐廳迅速調整策略,加強 Line 經營,短期內訂位率成長兩倍。



3. 回購週期間隔(Repeat Purchase Interval)


為什麼重要?

掌握顧客回購的規律,有助於你適時推出促銷與再行銷活動,有效提升回購率與顧客忠誠度。


怎麼計算?

你可以透過訂單資料計算每位顧客的回購時間間隔(例如第一次與第二次購買的間距),再取所有顧客的平均值作為整體「平均回購週期」。也可以針對特定品項(如消耗品)單獨計算。


實務案例(寵物用品店)

某寵物用品店透過分析發現,多數顧客每 4 週會重新購買狗飼料。他們利用訂單紀錄計算出平均回購週期,並根據這個資訊,在每月固定時間發送提醒訊息與獨家優惠,結果回購率明顯提升,促銷成本也降低了不少。



結論:真正的成長,來自追蹤正確的指標


追蹤這些關鍵指標後,你將能做出更有效率的決策,例如:

  • 依據顧客終身價值調整行銷預算,更精準地投入資源。

  • 根據轉換管道成效調整預算配置,停止無效投入,強化成效佳的管道。

  • 善用回購週期間隔規劃再行銷活動,提高回購率與顧客忠誠度。


希望這篇文章能讓你重新檢視目前追蹤的數據,找出真正有價值的成長指標。如果你有其他疑問或好奇如何更深入地運用這些指標,也非常歡迎隨時與我們交流討論。



歡迎聯繫 SurgeForce 了解更多內容

© 2025 SurgeForce 商業成長夥伴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