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看懂顧客流失率:你的回頭客為什麼沒再來?

SurgeForce

許多商家會說:「最近營收下降了,但也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。」 這時你可能會打開 POS 或 CRM 系統,看著銷售總表和會員人數,卻還是看不出什麼異狀。

但其實,顧客是否「回來」,才是營收穩定與否的核心指標。而這正是多數商家經常忽略的:顧客流失率。


今天這篇文章,我們想和你分享:

  • 怎麼用簡單數據推算出自己的顧客流失狀況?

  • 要觀察哪些顧客類型的變化,才有意義?

  • 商家能用什麼方式提早介入,挽回高價值顧客?



為什麼看「最後消費日」,遠比看會員人數還重要?


許多品牌很重視會員數成長,但會員多,不代表活躍。


尤其對使用 CRM 或 POS 系統的商家來說,其實手上的資料早已具備了追蹤「顧客最後消費日」的能力,這些資訊不只能幫你追回流失顧客,更能提前發現顧客經營出了問題。

與其等營收下降了才反應,不如用更主動的方式觀察「誰沒有再來」。



如何用資料簡單推算顧客流失率?


不用做複雜的報表,你可以先從這兩種方式入門:


方法一:固定時間未回購率


從 CRM 或 POS 中撈出「最後一次消費時間」欄位,觀察以下比例:

|近 6 個月內沒有再消費的顧客數 ÷ 總會員數 = 粗略流失率


這個方法簡單直觀,特別適合觀察整體趨勢是否在惡化。


方法二:以回購週期推估流失界線


若你已經知道顧客平均回購週期(例如 45 天),可以設一個「超過回購週期 × 1.5」的警戒線。

|如果一位顧客已經 70 天沒來消費,就可以視為即將流失或已流失。


這樣的方式更適合針對中高價值顧客設計再行銷策略,而不是把所有人都當流失處理。



高頻客 ≠ 穩定客,反而是最容易流失的一群?


不少商家會有個誤解:「消費次數多、金額高的顧客就是穩定的顧客」。


但實務上我們觀察到,高頻顧客的流失,反而影響最大,而且也最容易被忽略,原因如下:

  • 你對他們已建立習慣性信任,但當他們中斷時,損失立刻體現在營收上。

  • 他們的消費間隔短,一旦超過平均時間沒出現,很可能就是離開了。


建議商家可以針對高頻顧客設定更早的預警機制,例如:

  • 顧客消費間隔 > 平均回購週期 × 1.2 時,自動標示為「中高流失風險」

  • 主動推播問候或提供個人化優惠,提升再訪機率



顧客流失追蹤,會對你的營收造成什麼影響?


當你開始追蹤顧客流失率,你會更快發現營收變動的原因,不再只依賴總體報表。

例如:

  • 流失的主要是新客,代表你的回購流程需要優化。

  • 流失的是老客,代表你可能疏於互動或競爭品牌開始搶走顧客。


不論是哪一種狀況,都能幫助你:

  • 更早反應,提早佈局

  • 集中資源留住高價值顧客

  • 設計更有意識的會員經營策略



結語:先別急著找新客,你可能還沒照顧好舊客


擁有 CRM 或 POS 並不代表你真的掌握了顧客關係。

如果你最近也開始覺得:

  • 明明會員很多但來店率一直下降

  • 營收卡住了卻找不到具體問題


那你該做的不是更多廣告投放,而是先問自己:我的老顧客,還在嗎?


從顧客最後一次消費時間開始觀察,或許你會看到完全不同的答案。



歡迎聯繫 SurgeForce 了解更多內容

© 2025 SurgeForce 商業成長夥伴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