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商家最容易忽略的 3 個數據整合盲點 ── 你也中了嗎?

SurgeForce

3 個你可能沒注意到的數據整合技巧


在你思考要不要導入更高級的系統或找專人幫忙之前,其實你可以先從這些簡單但常被忽略的技巧開始做起:


1. 把不同數據來源「時間對齊」來看


聚焦單一的數據呈現結果很容易漏掉細節,試著把不同數據源(像 POS、電商數據...)的時間對齊放同一張分析表上比對,異常波動往往就藏在裡面。


2. 找出「經常一起被買的商品組合」


用 Excel 或 Google Sheet 統計哪些品項經常一起被購買。當其中一項銷售下滑,很可能會牽動整體客單價與回購率。


3. 把高價值顧客圈起來,追蹤變化


定期挑出最近三個月最常消費或消費金額最高的顧客,觀察他們是否出現停購、頻率下降、只買低價商品等異常行為。這群人通常佔據你大部分的營收,變化特別值得留意,是提早發現問題的最佳線索。


這些做法不難,但往往沒人做。養成這樣的習慣,能幫你提早發現問題、提前調整策略,甚至省下日後大量的補救成本。



情境觀察:你真的讀懂了這些數據嗎?


想像你是一位門市老闆,店內裝設了 POS 系統,也經營線上商店。你每天打開兩份報表:一份來自 POS,顯示銷售明細;另一份來自電商後台,顯示訂單、回購率與瀏覽數據。表面上,這些數據看起來已經很完整。但當資料格式不同、時間無法對齊時,你得到的其實只是一堆看起來有用,卻難以拼湊的片段。


資訊很多,但真正的關鍵,常常藏在看不見的交叉點裡。這不是你的問題,而是多數商家都會遇到的挑戰。資料雖多,若沒有整合與分析,就無法轉化為營收成長的策略。



常見盲點:數據其實早就提醒你


很多老闆可能會想:「POS 跟電商後台每天都有在看,問題應該早就發現了吧?」但真正的問題是 — 你的數據真的整合起來看過了嗎?


比如說:某週你注意到營收下滑了 15%,但單看 POS,只發現門市少賣幾件商品;再看電商後台,流量稍微下降,看起來似乎都沒問題。然而,當你試著把兩邊數據在同一個時間軸上整合觀察,可能發現少賣的商品,正好是過去常被顧客同時購買的某個商品組合之一。這表示顧客並非不想買,而是有品項缺貨造成整個購買決策被放棄。或是,你追蹤高價值顧客的回購頻率後發現,本該這週下單的客戶完全沒有動作,這就可能是即將流失的警訊。


單一數據報表只能給你片段訊息,但整合的觀點才能真正點出問題所在。當你開始跨系統整合數據,就能更快、更清楚地掌握真正該行動的關鍵。



我們怎麼幫你發現這些線索?


這正是數據顧問的角色。我們不只讀報表,而是幫你把來自 POS、電商後台、顧客行為資料等各種數據「拼成策略」,並找出具體可執行的行動建議。SurgeForce 就像你團隊裡的數據長(Chief Data Officer),幫你用最精簡的方式,把既有的資料轉化為下一步行銷與營運的依據 — 不需額外建系統、不需組一個數據團隊。


即使你已經有了系統,也不代表你真正從數據中得到價值。SurgeForce 協助像你這樣的商家,整合數據、優化策略,讓每一分數據都轉化成決策依據與成長動能。這不只是數字的問題,而是你對自己顧客的理解有多深入。而我們,就是你最可靠的數據翻譯員。



歡迎聯繫 SurgeForce 了解更多內容

© 2025 SurgeForce 商業成長夥伴

bottom of page